聆聽學術巨人的學思之路(11) – 國立中央大學 劉說安教授

一粒沙一世界   幾分耕耘幾分收穫

深造電機航空雙科技   建構知識體系新資源

05

中央大學劉說安教授

04

指導教授: 太空人Anthony W. England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劉說安特聘教授,擁有密西根大學電機工程和大氣海洋與太空科學的雙碩士、雙博士學位。在學術研究上備受肯定獲頒榮譽,包括2015年國際工程與科技學會會士(Fellow,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4年國際宇宙航行科學院院士(Member,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2008年俄羅斯聯邦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Foreign Member, Prokhorov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 Russian Federation)。曾擔任清雲科技大學電資學院院長、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以及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總經理。此外,順應教育部科技人文整合的政策,現在也至客家學院授課,將遙測技術帶進人文社會科學,實現跨領域應用並讓人文社會研究更科學化。本次訪談中,劉教授與我們分享在美國攻讀雙碩士、雙博士的學思歷程,以及歸國後從事研究、行政與教學的思維與態度。

閱讀全文

(932)

聆聽學術巨人的學思之路(10) – 台灣私立馬偕醫學院校長 魏耀揮教授

認真對待細節   專注累積實力

面對人生不同階段   責無旁貸落實擔當

魏耀揮教授目前為馬偕醫學院校長,過去曾任職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及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國家科學委員會等單位,不論是研究、教學或行政,魏教授做事總是抱持一貫的認真態度。他是典型立定志向走學術道路的學者,對教學抱有非比尋常的熱忱;他任教於陽明大學32年,春風化雨指導超過上百位研究生。2009年8月,他帶著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精神,到台灣北海岸的三芝創辦馬偕醫學院。讓我們看看魏耀揮教授至今精彩豐富的學思歷程。

閱讀全文

(1680)

聆聽學術巨人的學思之路(9) – 東海大學建築系邱浩修教授

跨界思維    實踐創新

藝術、建築與科技的互動演藝

東海大學女生宿舍外的「漣漪磚牆」是邱浩修教授的得意作品,利用參數式設計微調每塊磚的角度,光線自然透入而蕩漾,磚紅漣漪在靜中勾勒出動態紋理,令人目不轉睛。邱教授留學哈佛,實務經驗也很豐富,曾在哈佛設計中心工作,碩博班分別專攻實體數位製造與虛擬互動環境,博士論文研究虛擬互動平台更是當時的創舉;回台教書後他致力於提倡電腦輔助設計,並提出「數位構築」,在此概念下,他的作品充滿實驗性與創新。這次就由邱浩修教授與我們分享他從大學、到念哈佛、再回台教書的學思歷程。

閱讀全文

(2011)

聆聽學術巨人的學思之路(8) – 國立中山大學 黃三益教授

積極主動    刺激創新思考

研究開發    具體培養實力

0201

 

 

 

 

 

觀念新穎、樂於互動、要求主動、引領思考未來方向,幫助學生釐清目標是許多學生對黃三益老師的印象。黃教授現任職於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管理學術中心主任,擔任過資管系主任、圖書館的系統資訊組組長,並曾在產業科技公司與工研院電通所擔任過工程師。本訪談請黃三益教授分享到美國攻讀博士班,在美國克服生活與語言的困難,以及回臺灣工研院工作,最後在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任教,這一路以來的學思歷程。

閱讀全文

(1391)

聆聽學術巨人的學思之路(7) –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系 劉正山副教授

獨行、翻轉、渴求知識的學習心態

熱情引領新學門的實力型學者

台大政治系畢業後,劉教授選擇先當兵,軍中期間的思考與長官的互動讓他決心出國進修,學習當時台灣學界尚未引進的新概念──微觀政治學。對知識純然的渴求進一步促使他攻頂博士,2006年回台後任職於中山大學,開設近年來越來越熱門的政治傳播學、政治心理學、民意調查等課程;2012年在中山大學創辦「微笑小熊調查小棧」(smilepoll.tw),是台灣第一個,也是國際學界少有的open survey data平台。儘管學術之路走得辛苦,但這也讓劉教授更珍惜學習的初衷與熱情。

 

 

 

 

 

閱讀全文

(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