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臺灣醫學史資料庫 – 記錄百年臺灣醫療活動

臺灣近代醫療史濫觴於西方的醫療宣教傳入,早期臺灣衛生環境惡劣,傳染病盛行,當荷蘭與西班牙統治臺灣時,也有維持駐軍健康的醫護人員隨行,但此時西方醫療技術尚未傳入臺灣,一直到19世紀中期,隨著臺灣開港,宣教士來到臺灣傳道,西方教會醫護團隊開始進駐臺灣。

馬偕博士是獻身於臺灣醫療宣教的宗教家,在淡水建立的偕醫館是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是臺灣北部的第一間西方醫院,儘管受到當地人的排外與對基督教的仇視,馬偕博士依舊進行診療工作,造福許多當地人士,在中法戰爭爆發時,死傷慘重,馬偕博士在偕醫館中協助救助傷者的工作,在馬偕博士過世前,持續近20年之久在臺的醫療照顧。在臺灣南部知名的是馬雅各醫師,首先是在府城從事醫療傳道,同樣遭受到當地人對教會的排擠,在謠言誤解下,以為馬醫師會取心挖眼來入藥,當局就驅趕馬醫師離開,馬雅各醫師並未因此灰心喪志,轉身向原住民獻身醫療傳道,受到接納而持續待在臺灣。之後來臺的萬巴德醫師,接觸了當時臺灣當地的傳染病醫治,萬巴德醫師對熱帶地區的疾病研究留下無數報告,因此被稱為熱帶醫學之父,接著陸陸續續有醫療宣教工作者前來。

日治時期總督府首先在臺北、新竹、臺中等地建立醫院並創設公醫規則與制度,奠定了臺灣公共衛生的醫療建設基礎,當時臺灣醫界的代表人物是杜聰明醫師,他是臺灣的第一位醫學博士,同時也曾擔任臺北更生院醫長及臺灣學會會長,在百年臺灣醫學史資料庫查找杜聰明醫師撰寫的筆數有79筆。同時知名的有蔣渭水醫師及賴和醫師,蔣渭水醫師本身是臺灣民主運動先鋒與抗日領導人,賴和醫師主持過臺灣民報專欄,被尊稱為臺灣新文學之父。

《臺灣醫學會雜誌》(以下簡稱《臺灣醫誌》)是臺灣醫學會發行之刊物,自1902年發行,其前身《臺灣醫事雜誌》創刊於1899年,兩者均屬月刊性質,總共發行逾1,000本。《臺灣醫誌》這本延續至今已超過百年的雜誌,可說是研究近百年臺灣醫事、醫療及公共衛生極為珍貴的史料。

從『臺灣醫誌(JFMA)論文數目與著者特色分析(1902年~1997年)』的這一篇文章中,更是針對台灣醫誌百年來研究重點的變遷,其出七個時期的變化,以下擷取該文章針對這七個時期的說明:

『臺灣醫誌(JFMA)從創誌1902年9月至1997年12月,其發刊期間將近100年。但關於JFMA變遷的論文鮮見,本篇是JFMA變遷分析探討的首篇論文。我們以論文數目、著者人數、著者性別、著者國籍、使用語言、及第一著者所屬機構等六個向度分析並探討JFMA的論文數目與著者特色。綜觀JFMA與臺灣社會、經濟、政治的互動關係,並依其每年刊出論文之數目,可將此近100年之期間分為七個時期:日治時代的搖籃期,第一成長期,第一成熟期;太平洋戰爭終戰後的停頓期,恢復期,第二成長期,第二成熟期。各期皆有其特色。

搖籃期(1902~1922年):每年論文數目為45.6±5.5(10~91)篇。絕大部分論文都以日文撰寫。首次本國人著者出現於1905年。每篇論文著者人數平均為1.2人左右。

0709-1第一成長期(1923~1933年):每年論文數目為74.0±11.4(28~147)篇,由28篇逐漸增加到147篇,首次女性著者出現於1933年但隨後並無顯著增加,本國人著者的比例增減不定,最多20%左右。

第一成熟期(1934~1944年):每年論文數目為134.5±6.1(112~186)篇,日治時期論文數目最多年的1936年高達186篇,本國人著者的比例逐漸增加到40%左右。

 

停頓期(1945~1949年):每年論文數目為30.4±4.8(14~43)篇,受太平洋戰爭的影響明顯下降,1948年本國人著者比例直昇至94.4%,日文仍是主要使用語言,占論文總數的約半數,英文與中文的比例各占四分之一,每篇論文著者人數平均仍維持於1.2人左右,第一著者大部分都是來自臺灣大學醫學院。

恢復期(1950~1969年):每年論文數目為72.3±5.3(31~119)篇,變動極大。主要使用語文,恢復期的頭5年為中文,後10年由英文取代至今,女性研究者於1962年始超過10人,每篇論文著者人數平均為2.0人左右,60%至80%的第一著者仍來自臺灣大學醫學院。

第二成長期(1970~1986年):每年論文數目為109.1±9.9(53~177)篇,從53篇漸漸增加至177篇。英文是主要語文,中文論文的比例曾有短期性的增加。每篇論文著者人數平均持續增加到1984年3.5人左右。女性著者比例安定維持於10% 左右至今。隨著長庚醫院(現長庚醫學院),陽明醫學院等新設醫學院或醫院的興起,第一著者來自臺灣大學醫學院的比例降低為40%左右。

第二成熟期(1987~1997年):每年論文數目為198.7±9.3(153~262)篇,1992年的論文數目為JFMA史上最多的262篇。1995年至1997年,JFMA論文數目稍減但安定維持於150篇至170篇。1996年以後論文全數以英文撰寫,每篇著者人數平均一度增加到1987年的4.5人,但1988年以後有下降趨勢1997年為3.8人。所屬十所醫學院論文發表數前三所醫學院的第一著者比例約70%。』

《臺灣醫誌》與《臺灣醫事雜誌》的珍貴內容是臺灣醫療的寶藏庫,漢珍將內容完整加值數位化,建置成百年臺灣醫學史資料庫,涵蓋達三萬四千多筆資料。同時針對原件題名文字提供加值服務:日本人使用的部分漢字,與今日我們習慣的用詞不同,而百年前的日本人,部分慣用詞也與今日不同,百年臺灣醫學史資料庫提供中、日題名,協助使用者更瞭解百年臺灣醫學研究。

日治時期日本人帶來西方醫學知識,許多醫學專有名詞以音譯的方式,利用漢文慣用詞與日文呈現。然而,不同作者習慣的音譯名不同,讓查找早期台灣醫誌中的疾病名稱不甚方便。使用者不但需要熟悉當時的寫法,同時也要下多個關鍵字才能將資料完整找出。百年臺灣醫學史資料庫提供現代熟知的中文互為對照,讓使用者可以使用現今的疾病名稱快速找到所有過去不同音譯下的疾病用語之相關史料,當然也可以利用過去的疾病慣用詞查找到現代疾病用語,與現代醫療研究接軌。例如當時日本人曾經為撲滅鼠疫而施行許多衛生政策,在百年臺灣醫學史資料庫要輸入現代用語”鼠疫”,即可查找出百年前鼠疫的用詞與別稱,如百斯篤(或日文ペスト); 而要查找當時流行的傳染病如霍亂或是瘧疾等,亦可發現當時用語為虎列剌(コレラ)、麻剌利亞(マラリア)等相關資源,讓研究者不會遺漏任何重要的資訊。

0709-2

歡迎申請試用!

 

(3137)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