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典建築新貌67-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攝影/文字:徐丹語
企劃製作: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從南門市場方向走到濟南路上,在炎熱的夏日午後,這條街瞬間變得特別長。學生時期對於這裡的印象,大概就是假日去植物園寫生、對面建國中學的建築物很美,以及過年陪媽媽去南門市場買年貨等。隨著年齡增長,不再頻繁的來到這一帶,直到某一次去了台博館南門園區,從那之後,我又開始走訪周邊的老建物了!過了郵政博物館,有一棟位於轉角邊的土褐色西式建築,它的前身是臺灣教育會館,現在則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轉折處外觀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以前從來沒注意過它,大概因為樸素的外觀加上周邊樹木多,像是一棟藏身於樹叢之中的神秘地點。建於1931年的臺灣教育會館,日本時期作為台灣教育會定期集會地。光復後的1959年,此處成為台灣美國新聞處,直到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改為美國在台協會美國文化中心。還曾租給中華民國童子軍總部使用。2007年,經由行政院核定,這棟建築物成為國家級「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預定地。籌設計畫定案後,進行修復工程,並於2011年2月28日正式對外開館營運。

第一次走進來時,一如往常的,我便被大廳內的中央樓梯所震懾!以往走訪大規模的西式建築,最讓我著迷的就是樓梯的格局,我覺得特別有張力。紀念館內的地面,鋪著大紅色與寶藍色的花紋地毯,長型窗邊有紅色絨布材質的舊式窗簾,並大量採用自然光作為照明,真是如電影般的場景!最特殊的是二樓轉折處的部分,作為一個休息的大空間,還包含一個在窗邊的小型閱讀隔間,完全是在珍奧斯丁小說裡會出現的畫面。面向外側有一扇大木門,是通往陽台的地方。介於門口與陽台的交界處,有一個圓弧型的小走廊,從室內側旁窗邊望出去特別美。

1947年2月28日,由於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處理群眾抗議事件不當,引發全省民變,政府派兵鎮壓,造成許多傷亡,史稱二二八事變。二二八紀念公園有一座專門的紀念館,以豐富的圖文史料重現當年事件的場景,相較下,這一棟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雖然空間更大,不過歷史事件展覽的部分有限,主要還是展示台灣文化的相關內容。其實,最吸引人的還是這棟建築的本身。三樓空間則做為特展區使用,近期的展覽主題剛好就跟建築相關。擁有建築專業背景的青年畫家葉佳緯先生,用繪畫創作的方式將台灣老建築的集結起來,精細的刻畫出各種老建築的特徵細節,再重新設計組合,呈現了奇幻寫實的樣貌。走出紀念館後,偶然發現在泉州街方向的外牆,配上人行道和樹木,這樣的場景看起來特別像在歐洲。每次到一個地點,我都會習慣性地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它,不論是外側或是內側,因為即使是同一棟建築,若深入發掘,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迷人特點。

由二樓階梯間往下望

由二樓階梯間往下望

入口外的走廊

入口外的走廊

三樓外觀和陽台

三樓外觀和陽台

紀念館正門的外牆

紀念館正門的外牆

右側建築牆面

右側建築牆面

二樓窗邊的設計

二樓窗邊的設計

泉州街上的建築街景

泉州街上的建築街景

寫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石碑

寫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石碑

紀念館邊的街景一角

紀念館邊的街景一角

氣勢滂礡的中央樓梯

氣勢滂礡的中央樓梯

二樓的休息空間

二樓的休息空間

寶藍色底與黃色花紋的地毯細節

寶藍色底與黃色花紋的地毯細節

二樓的展間與往三樓的樓梯

二樓的展間與往三樓的樓梯

紅底花紋地毯

紅底花紋地毯

從高處往下看的階梯

從高處往下看的階梯

二樓陽台的門口與走廊

二樓陽台的門口與走廊

圓弧型的走廊

圓弧型的走廊

柱子與牆面銜接的細節

柱子與牆面銜接的細節

陽台一角

陽台一角

窗戶外觀的設計

窗戶外觀的設計

當期特展的主題

當期特展的主題

精細的手繪作品

精細的手繪作品

畫家為不同建築設計了新組合

畫家為不同建築設計了新組合

一樓右側的長廊

一樓右側的長廊

庭院內的紀念館外牆

庭院內的紀念館外牆

庭園方向的紀念館一景

庭園方向的紀念館一景

側門一角

側門一角

外牆風格與英國近郊建築相似

外牆風格與英國近郊建築相似

三層階梯的格局看起來很奇幻

三層階梯的格局看起來很奇幻

閱讀間

閱讀間

經緯座標:25°01’54.0″N 121°30’50.0″E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台灣日日新報/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 臺灣敎育會館 愈愈建設そ決定 目下敷地を物色中
    關鍵詞:小公學校、臺灣教育會
    來源:台灣日日新報 (昭和2) 1927-01-26
  • 臺灣敎育會館 愈愈建設そ決定 目下敷地を物色中
  • 督府議妥之 臺灣敎育會館 豫算十二萬八千圓
    關鍵詞:臺北巿
    來源:台灣日日新報 (昭和2) 1927-01-29
  • 督府議妥之 臺灣敎育會館 豫算十二萬八千圓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