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治時期端午習俗

溽暑土潤,大雨時行。轉眼又是農曆五月,空氣中開始飄送著不同的香氣。素雅清逸,是山林淡淡的竹葉馨香;圓熟豐潤,是糯稻炊煮熟透的米香;濃烈馥郁,是雄黃、艾草、檀香混融的獨特異香。這是屬於傳統三大節日──端午節的嗅覺特色,也是屬於中國人的嗅覺記憶,讓人們只聞其香,便知端午到來。而台灣在日治時期歡慶端午,是否又和現在有所不同呢?請跟著漢珍一同回到百年前的時光吧!

消失的習俗──石戰

現今我們提起端午,總是浮現粽子、龍舟、香包等指標象徵。但除了這些傳統指標以外,在台灣曾經一度流行過一項非常特別的習俗,即所謂的「石戰」。「石戰」,顧名思義,便是如同雪球大戰以雪球互擲一樣,只不過把手上的雪球換成石頭,畢竟台灣下雪的地方少之又少。這項習俗究竟起源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至少在日本統治台灣之前就已行之有年,故日人來台後經常在報章雜誌刊登關於這項習俗的報導。如《臺灣日日新報》就曾報導在端午佳節這天,台中沙鹿鎮聚集兩派人馬於附近山上,列隊後以石頭互相丟擲來比賽勝負,彷彿兩軍對戰一般。戰況之激烈甚至會到受傷、流血的地步,但民眾卻不以為意,還認為如果不舉行石戰的活動,地方上會受到瘟疫肆虐的災禍。

▲新聞報導 – 端午節這天石戰的盛況。(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899/6/24日刊第4版)

石戰在台灣流行的地區,大致以中南部居多。包括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屏東等地,其中以嘉義、屏東佳冬最為流行,每逢戰事開打,動輒上千人參與,堪稱地方盛事。石戰習俗最妙不可言的地方,便是在於戰勝一方對戰敗方的處置。首先是在戰場上,戰敗方的人員會隨著戰事失利而逐漸撤退、逃跑。戰勝方便會趁此時進行抓取俘虜的動作,戰敗者若逃跑不及,體力不濟而被擄獲,將會被處以脫褲子的方式當眾羞辱,且不得抗拒。另外,由於端午節時,每戶人家皆會準備非常豐盛的美酒佳餚來慶祝。石戰勝利方也能在戰勝之後,前赴戰敗方的村落大肆搜刮各式酒菜,連吃帶搶,洗劫一空。這樣的習俗有著不少野蠻、脫序的意味,從一開始的爭鬥到之後的放縱、狂歡,當中所可能造成的對立,甚至造成不可預料的大規模流血衝突,正是日本政府所不願見到的無秩序、無紀律行為。因此有關當局遂下令取締,禁止石戰舉行,但各地仍不斷出現類似活動,難以杜絕。故後來官方也改採一些較溫和的方式,如舉行賽跑或運動會等以代替石戰,改良社會風俗。

新聞報導 – 台中神岡石戰是種迷信的舊弊,有關當局在端午節改採舉辦賽跑比賽代替。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17/7/1第六版)

隨著日本人加強取締、禁絕行動,並以教育、施行運動競技等方式多方遏阻石戰舉行,再加上太平洋戰爭之爆發,端午節石戰的習俗遂逐漸消聲匿跡,而至乎式微。時至今日,已難以再見到這項獨特的習俗。

 端陽競渡──扒龍船

划龍舟,也稱作「扒龍船」,是端午節相當風行的習俗,也是傳統節日少數帶有競技意味的活動。相傳這項活動起源於紀念忠貞殉國的楚大夫屈原,亦有學者認為可能與少數民族龍族圖騰崇拜有關。另一方面,划龍舟也含有避邪、超渡水鬼,減少溺水意外的民俗信仰意義,更攸關一年運勢,故端午節舉行的龍舟賽,伴隨相關歌舞表演戲劇活動,通常都相當盛大,甚至一連舉行十餘日,吸引非常多的民眾齊聚參加。日治時期,台灣各地的龍舟賽事經常可見於新聞報導,其標題有「競渡」、「鬥龍舟」、「扒龍船」等。報導文字常以「形狀奇異的船」、「非常勇猛的划法」、「極呈鬧熱」來描述龍舟賽事的盛況。偶爾亦會有應景的詩詞創作在歡慶之餘憑弔屈原。

於淡水河舉辦的龍舟大賽,參賽者多打赤膊,競爭激烈。(出自臺灣百年寫真/GIS資料庫)

從前的淡水河畔,山青水藍,美不勝收。(出自臺灣百年寫真/GIS資料庫)

更多相關史料,歡迎洽詢參考漢珍資料庫:
漢珍知識網(收錄臺灣日日新報與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百年寫真/GIS資料庫
臺灣總督府府報資料庫

(38271)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