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文創、電影經典的饗宴

5月31日是很令人興奮的一天,因為非常Special 的ProQuest 《流行經典中的文化創意研討會》在這一天登場,光看流行經典、文創這樣的主題已經夠吸引人了,加上活動地點是非常有文藝氣息的光點華山電影館多功能藝文廳,感覺更是超正點,當然堅強的講員陣容更是不容小覷,除了ProQuest遠從英國邀請資深發行人Stephen Brooks外,主辦單位更邀請了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王怡美教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系主任廖金鳳教授,以及玄奘大學時尚設計系系主任劉宜欣教授,果然吸引了來自台灣各地對時尚、文創有興趣的學者和專業人士踴躍參與,座無虛席,在此特別整理活動當天的精彩內容,同好們可一睹當天的盛況。

光點華山電影館外觀,多功能藝文廳位於二樓

研討會場內實景

一、流行經典數位化 開啟文創藍海

20世紀隨著經濟的發展,休閒娛樂逐漸大眾化,新型態的媒體及文化興起,例如流行時尚、流行音樂、電影、電視、廣播等,而雜誌是推動這些流行文化發展最主要的管道之一,當然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紀錄,ProQuest近年來致力於將20世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雜誌數位化,所有內容都以高解析度的全彩原頁影像呈現,並搭配專業的索引,及全文檢索功能,由英國遠道而來的ProQuest人文藝術主題資深發行人Stephen Brooks完整說明了這幾年努力的豐碩成果,以及在研究和創新上的價值,Stephen所提及的重點產品如下:

    • The Vogue Archive:完整收錄時尚設計圈引領潮流的Vogue雜誌從1892年創刊到目前陸續出版的最新一期雜誌。
    • Entertainment Industry Magazine Archive (New!):收錄娛樂圈必看的Variety, Billboard, Boxoffice等20多種雜誌。
    • Art & Architecture Archive (New!): 預計於2013年夏天問世,提供Apollo, Graphis 及Architectural Review 等藝文、建築界10多種專業雜誌從創刊起至2005年的完整內容。
    • Women’s Wear Daily (New!):同樣由康泰納仕集團((Condé Nast)所發行的刊物,如同時尚圈的華爾街日報,收錄1910年創刊以來的完整回溯內容,並每年兩次更新最新出版的內容,同樣預計在2013年夏天問世。

上述產品為時尚設計、建築、藝術、創意、行銷、文化研究、電影研究等領域,提供前所未有的豐富資訊。

ProQuest 資深發行人Stephen Brooks 演講畫面

ProQuest 資深發行人Stephen Brooks 演講畫面

二、經典 時尚 中國風

本次很榮幸邀請到台灣大學戲劇系的王怡美教授擔任研討會的講者,王老師致力於服飾文化以及藝術教育,更屢次獲頒國內外服飾與美術設計大獎。本次透過The Vogue Archive資料庫等資源,回顧中國東方美術意念與意向符號對於整個西方服飾設計的影響。早期證據可於絲綢商貿興盛時期,象徵中國與東方的符號,透過新疆與中東兩條絲路流向西方,開始成為歐美服飾、家具等設計的謬思。

而在20世紀初,歐美流行服飾亦開始運用中國的元素,例如聖羅蘭(YSL)利用斗笠的概念所設計的帽子,以及嘗試性的使用中國代表尊貴與富裕的金色、紫色.。近六十年來,中國慢慢打開它緊閉的大門,世界級設計師品牌都嗅到中國這廣大市場正慢慢的發展,到1997年香港回歸時,Dior更將旗袍與金色的元素,融入晚禮服中,呈現出更為成熟的設計。這期間Prada、Gaultier、John Galliano等大師都曾運用寶塔、竹子、旗袍領等等的元素,在他們的服飾設計中,創造出中西融合的獨特美感。

台大戲劇系王怡美老師分享經典‧時尚‧中國風

王老師提出豐富的實例

三、重返經典期刊:資料庫時代的電影思考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系主任廖金鳳教授為下午的場次揭開序幕,在電影方面著作和譯作相當豐富的廖老師,從20世紀初好萊塢興起前的短片開始娓娓道來,到西部片、充滿怪物的特效電影,到中國在世界電影市場的崛起,老師非常用心的引用資料庫中的文章來舉例,例如清末民初一位在中國經營電影事業的猶太裔俄國人布洛斯基(Brosky),曾拍過一部在中國旅行的紀錄片,為當時經歷劇烈變動的中國,留下珍貴的紀錄,老師便舉出了好幾篇1913年Billboard雜誌中,提及布洛斯基的文章。

另外我們在科幻片中非常習以為常的特效畫面,特別是栩栩如生的怪獸,早年是由人偶師做成的怪物,一格一格拍出的效果,過去這些非真人演出,流於邊緣的電影,現在因為科技的進步,逐漸成為主流。

中國大陸電影市場從1997年的15.6億人民幣到2012年的170億人民幣,目前已躍昇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電影大國,老師也提出了他對華語電影當前處境的看法:中國迷信大片,急速發展下,在藝術創意、人文省思和文化內涵上顯得不足,香港電影近年則因為遷就大陸市場,而削弱了香港電影的特色,台灣電影則傾向於通俗本土題材,常結合所謂的城市行銷,甚至有電視化的傾向,老師所提出的觀點都是相當值得關注的議題。

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系主任廖金鳳教授

廖老師由資料庫中舉實例說明好萊塢的發展歷史

四、半透明的存在—飾品的文化與經典

玄奘大學時尚設計學系系主任劉宜欣老師為飾品下了一個非常傳神的標題,飾品在時尚產業中,常是配角的地位,比較少成為首先被關注的焦點,老師一開始從文化的角度切入,談到飾品所傳達出的意涵,例如非洲部落以配戴飾品來傳達社經地位、或女子多產等等、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則以配戴頭髮做成的飾品,來紀念心愛的人,而在一次大戰後,則出現了許多以武器造型的飾品,像是盾牌、箭、盔甲等等。

而依照飾品的材質、功能、製作的不同,分成了貴重首飾、服飾首飾、訂作首飾及實驗性質的單件設計,而每個時代都有其經典的風格,例如1920年代香奈兒帶動了人工珠寶的流行、60年代則以醒目、色彩豐富的飾品,來展現年輕的活力,80年代則以大件金色的項鍊、耳環、腰帶等來象徵權力。當然也有歷久不衰的飾品設計元素,例如十字架、愛心、花卉及蝴蝶等等。雖然每個時代飾品的流行有所更替,但製作飾品的技法卻是很傳統的,老師提出一個很值得深思的結語「時尚不是流行,而是傳統的延伸」。

玄奘大學時尚設計系系主任劉宜欣教授

劉老師以實例說明飾品在時尚界的角色

結語

實務性、設計型、趨勢面的內容;創意、創新、創業三創為主的資料庫在國內大學相關系所、科技院校、技職體系較少觸及涉獵,本研討會提供了歐美先進國家與時俱進的文創資源。軟實力可以讓科技發揮更大的價值,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明顯例證,典範轉移、原創性、洞察力可以在經典中探索、學習、發現、領悟!

這場研討會,非常難得的在台上、台下都有許多時尚、設計專業領域的,或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老師參與,除了邀請講者現身說法外,更安排了產品體驗和分組討論的時間,現場來賓都非常熱情的參與,盼望透過這樣的交流與分享,讓20世紀非常有價值的第一手資訊,能為國內相關領域的教學研究與創新,注入新的活力。

(以上資料庫如有試用需求,請直接點選上文產品頁面連結,再點選「申請試用」,填寫試用申請表即可)

(13854)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