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跨世代的歷史、記憶和真相』線上研討會紀要

第30屆台北國際書展於2022年6月2日至6月7日在台北世貿展覽中心舉辦,因應近期COVID-19疫情急遽升溫,原定6月7日星期二上午9點由漢珍數位圖書公司舉辦之『跨世代的歷史、記憶和真相』研討會改以線上會議舉行。

「歷史記憶」時常會轉變為一種透過集體創作或長者們回想中的文字記錄與圖像,卻不一定完全真實。然而過去所發生過的事件,卻時常左右現今的局勢與未來發展。透過科技,漸次發現還原的一頁頁歷史檔案可以帶領我們瞭解認識當時的真相。本研討會盼望邀請學界菁英及業界專家,透過「跨世代的歷史、記憶和真相」議題,提供寶貴的治學經驗與精彩的內容。

開幕歡迎  

各位在網路線上的學術界與圖書館界先進,大家好!先向您道聲早安!

非常歡迎各位在疫情期間於不同的地點連線參與這一場「跨世代的歷史、記憶和真相」研討會。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持續兩年半,這個突如其來,至今尚未止息的疫情,讓過去兩年的台北國際書展無法舉行,今年書展雖然從原先的 2 月延至 6 月,但仍因近期臺灣 Omicron 疫情的擴散而縮小規模。原先預備辦理的實體研討會也改為辦理這一場線上研討會,以避免群聚的接觸。

原件、清晰的檔案對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者、師生是最佳的第一手素材。經由現代科技與網 路的進步發展,使得古早時期封存已久、鎖在倉庫、圖書館特藏室中的珍貴、獨特、大量不知從何處入手的檔案,經由數位化逐漸被開發出來重現天日。

美國官方對於其政府資料檔案是採開放原則,汗牛充棟的檔案過了 30 年,多數均自動解密, 並允許全球的讀者、師生均可查詢、翻閱、影印及拍攝。亞洲國家相對就保守許多。以與大陸及台灣相關的許多近代重要檔案為例,如蔣介石、張學良、宋子文、孔祥熙、顧維鈞…等,均因一些特別因素,反而由其家屬捐贈或託管予美國的知名學術圖書館保存、閱覽與應用。

今天這一場研討會的主題是從不同視野探討檔案文獻的價值。我們很榮幸分別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的李君山教授演講「從史迪威到馬歇爾 — 美國對國民政府的政策與認知」。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林巧敏副館長演講「檔案實踐數位人文研究之探索」,在聯經出版公司擔任總編輯,也是從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獲得博士學位的涂豐恩總編演講「文獻的生命與歷史的記憶」。 另外,漢珍公司的黃智偉總編也將向各位介紹他帶領的年輕團隊,在疫情發生前遠赴美國 NARA,耗時三年全新開發編輯出第一手的「美方調停國共事件記錄簿」。感謝這四位學者專家們的治學經驗與編輯實務可以在此讓大家分享!

一套完整、豐富、便利,可長期使用的資料庫需要投入長時間的規劃!包括內容、技術、標簽編寫、metadata、影像清晰化等冗長工作。以國內的教育素質、科技能力,不論政府單位,如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或私人機構,如漢珍數位圖書多年來,均能遠赴海外,針對各項近現代台灣或大陸與亞洲、國際間關係主題甚或古籍珍本,搜羅較完整的數位檔案,並在台灣架構建置成網路平台作無遠弗界的線上傳播,讓需要的海內外讀者與師生查詢應用。

時值疫情共患難之際,在雲端能夠與您一齊聆聽、探討菁英學者與專家們的這場台北國際書展研討會是很難得的交流機緣,再次歡迎也感謝您的撥冗參與。

敬祝 平安順心、健康愉快

從史迪威到馬歇爾—美國對國民政府的政策與認知  

第一場非常榮幸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李君山教授與我們分享「從史迪威到馬歇爾—美國對國民政府的政策與認知」。首先,李教授提到漢珍公司出版一套《美方調停國共事件紀錄簿 1945-1947》資料庫,並針對該資料庫做簡單的歷史背景說明,著重在美方的想法政策。這個主題不單純是馬歇爾的活動,更要向上追溯到1941年的珍珠港事變爆發開始,美國和國民政府之間的互動。

先從五大背景講起,從1937年抗戰開始,中國苦撐待變,期盼美國的到來與全世界對日本的制裁。但美國政策是先歐後亞,無暇顧及遠東,再加上援華交通困難,中國拿到美援物資很少,美國也不想因中國而捲入蘇聯和英國的矛盾,導致盟國難以合作。而戰略地位消長,更直接影響美國對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支持。

李教授接著提到史迪威事件,該事件可視為是馬歇爾調停的前奏。當時美國對中國有很多爭議的政策,都源於邊緣性格,中國戰區政治目的比軍事目的高。史迪威來到中國後並沒有太多資源,只能掌握美援,因此,美援的管控極其重要,這也導致日後與蔣介石之間的衝突發生。美援管控的方式以此易彼,用條件交換,後來很多學者強調此方式影響馬歇爾的調停,李教授則認為這種條件交換是美國做為金主的壞習慣,在國際關係裡很普遍的做法。

在抗戰期間,國共是一對冤家,表面一起抗日,私底下互挖牆腳。1941年1月新四軍事件,國共火拼在國際間沸沸揚揚;1943年6月傳出蔣介石要大規模發動內戰,國共衝突達到高潮,而史迪威更提出要以美國武器裝備共軍,讓事態一發不可收拾。1944年國民政府慘敗,美國副總統華萊士訪華勸國共合作;同年7月美國派遣包瑞德考察團來訪,歷史上稱為迪克西任務;同年8月蔣介石和史迪威鬧翻,美國派赫爾利抵華,美國調處國共關係正式開始。

有關美國調處的動機,李教授提到「Keep China in the war」,美方目的是要中國繼續在戰場上牽制日本,並運用共軍抗日。但美方對中共了解甚少,加上其民主信條及左派鼓吹不支持蔣介石,這些因素匯集起來,讓原本國共的軍事問題變成政治導向,中央與地方關係變成國共平起平坐。此外,美國戰後重要手段是推銷聯合政府,但不是垮台就是被共產黨併吞,而馬歇爾任務是國共停戰、美援引入以及東北撤兵,並要考量援華的正當性問題。戰後這段時間國共持續在戰場與談判桌交鋒,1945年的重慶會談、華北接收之戰到雙十協定終於告一段落,赫爾利任務完成並辭職,馬歇爾抵達重慶。

1946年1月國共第一次停戰,並在政治協商會議達成五項協定;同年3月蘇聯宣布從東北撤軍,引發國共長春之戰。同年6月國共第二次停戰,但蔣介石不同意並怪罪馬歇爾讓松花江國軍停止追擊。同年8月馬歇爾八上廬山,宣布美國禁運軍火,這時間點剛好是國軍戡亂戰事逆轉的關鍵點。總結來說,由於國民政府內部意見紛歧,中共無意聯合政府,美國矛盾「球員兼裁判」,加上蘇聯幕後蓄意破壞,種種原因導致馬歇爾調處以失敗收場。

美方調停國共事件紀錄簿—全新開發美國第一手的數位文獻  

第二場由漢珍數位圖書黃智偉總編輯介紹《美方調停國共事件紀錄簿 1945-1947》資料庫。有別於以往封閉式的資料庫,該資料庫採用類似網頁功能的畫面進行搜索,並提供輔助與標籤兩種類型的功能,差別在於輔助檢索是使用全文檢索功能,而標籤檢索只針對Metadata,而不進行全文檢索,使資料搜尋更具有系統化,且利於查找相關資料。

進到關鍵字搜尋結果頁面,可以點選資料所在的卷次或是件次來閱讀,或選擇進入其所在的頁面,亦可依照使用的習慣以及查找內容,進行不同方式的檢視前後文。除了透過關鍵字檢索外,資料庫亦提供卷次瀏覽,使用者可依照想要觀看的卷次點選進入瀏覽。

黃總編輯提到這個資料庫之所以採用網頁模式是因為現代人很常使用網路,採用類似的介面方便使用者操作;封閉式的資料庫或多或少都有些許操作上的差異,在熟悉使用的過程中,可能較難快速的上手,所以網頁形式的資料庫,更符合目前大眾的使用習慣,且更快找到欲取得的資料。隨著《美方調停國共事件紀錄簿 1945-1947》的推出,讓更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公開,使研究中國、台灣近現代史的學者以及專家們能更加瞭解美國、共產黨以及國民黨之間溝通以及角力的過程與紀錄。

檔案實踐數位人文研究之探索  

茶敘時間休息過後,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政治大學圖書館林巧敏副館長為本會議進行演講,老師同時身兼政治大學圖檔所所長,其演講題目「檔案實踐數位人文研究之探索」正是其專業,在本場次中深入淺出的介紹了數位人文的本質與如何應用在檔案研究中,透過近期研究計畫中所應用數位人文工具與分析結果來說明,讓我對於數位人文價值更能具體的了解其意義。

數位人文在台灣的發展或許可以2009年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所舉辦之第一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視為正式開端。自此之後,數位人文在資訊科技與人文學研究中,有許多研究者嘗試互相交流、學習所長,同時不斷的實驗、嘗試各種可能。巧敏副館長在演講開始,特別提出「文本近讀」與「(數位)文本遠讀」兩種文本研究方法之差異,讓我們看到人文研究學者因數位浪潮開展出新研究方法之下而開始思考不一樣想像,與此同時亦說明了數位人文目前發展還是奠基在大量數位全文化文本之上,因此在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上仍有待數位全文內容的建置。而數位人文在檔案的發展上深受重視,主要是檔案文件數量龐大、文件與文件間的脈絡關係,特別需要透過數位人文的技術,讓「文本遠讀」的好處-在合理時間內多工處理巨量資訊,得出文件之間脈絡並探索嶄新研究的議題,在批次大量檔案研究上更為凸顯,並能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

會議中更分享近日館方所收到移交代管的檔案–總裁批簽檔案,如何透過數位人文工具進行資料探勘,可快速解析檔案內容主題,促進檔案文件價值,同時,也提出應用情感分析工具探究檔案相關新聞內容之輿情。資料探勘過程包含五大步驟:資料彙整、自動斷詞/標註、機器學習、探勘結果分析以及最後視覺化結論呈現。巧敏副館長不藏私的說明計畫採用台灣師範大學曾元顯教授開發之CATAR資料探勘工具來進行主題詞分析,經過多次修整並與專家學者共同討論分析結果,得出數位工具與人工分類仍有其無法取代之優點,因此在雙方優點之下裁剪出符合研究單位需求的最後主題分類,達到對於檔案主題分群的研究目的。而相關新聞之輿情分析,則先透過新聞全文資料庫進行新聞全文之彙整後,利用CKIP中文斷詞系統與CVAW4.0情感辭典進行新聞主題分析以及輿情正負面情感計算,檔案輿情分析結果呈現負面情感多於正面情感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檔案的新聞報導多數議論關於「檔案開放」、「機密解密」等議題居多,而社會大眾對於要求檔案開放以及機密檔案解密需求殷切,且語多帶有批評時事之意,因此整體文本內容情感傾向負面。

最後,巧敏副館長以本次研究分析之結果,提到檔案領域利用數位人文的方法的確能逐步朝向檔案價值鑑定、優化檔案管理並進一步協助數位策展,目前仍處於人機合作階段,過程中仍需要與人文研究學者合作,而對於數位工具之運用也需要了解不同工具之優勢與限制,藉由學科內容專家輔助判斷修正,才能真正發揮數位工具在實務上的運用成效。

文獻的生命與歷史的記憶  

最後一場壓軸很榮幸邀請到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先生演講「文獻的生命與歷史的記憶」。涂總編透過各種經歷與歷史文獻互相琢磨後,對於文獻的生命有了許多的啟發,認為歷史文獻、檔案會隨時代變化而不斷重生。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的王汎森教授有一項研究主題圍繞著20世紀後的史料在中國近代的變化,傳統中國對於經典是給予非常崇高的地位,認為真理是由經典來闡釋,如:經學、四書五經;而20世紀初的中國學術界不再以傳統儒家經典作為考試、人才選拔的重點,認為史料更重要,並改從史料找答案。每代學者的思想發展都會對前一代提出許多挑戰、反省,導致不同世代對於歷史文獻的想法截然不同。史料學派認為透過文字、詩文或圖像的方式所留下的史料是非常重要的;後現代學派主張史料的記載內容是作者自己的投射或既定的文化脈絡出來的偏見,不是歷史的真相。

在過往,將史料逐字解讀是歷史學者的基本功夫,又稱為「細讀」(close reading),而「細讀」在數位人文的世界有了不同的方式。美國史丹佛大學文學學者佛朗哥·莫雷蒂寫了一本書有關於「遠讀」(distant reading),意指透過鳥瞰的方式解讀文獻。而清史研究者們做了一個收錄好幾萬件清代檔案的鳥瞰圖,內容約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集中在乾隆時期的林爽文事件。由此可知,林爽文事件對於清朝內部而言很重要;從另一方面來看,史料符合後現代主義所認定是帶有偏見的,因為清治時期很長卻只詳細紀錄了一件地方反亂事件,我們也藉由史料的不平衡,發現了歷史不同的面向。

然而,史料在早期大多認定是書、印在紙上的物件、文字等,隨著研究趨勢的改變,也可能是文物、媒材,甚至是電影或遊戲好像也能作為研究材料,至於如何保存將會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圖書館則必須與時俱進。在2017年,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已將館內所有的中文館藏轉為數位化,在背後的理念是希望邁向積極的開放。各個資料庫也開始跨界合作,建立一個基礎建設讓系統開始成為生態系,從基礎的角度去思考數位資料庫對於人文的研究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在經歷了數位的洗禮後,大家不再對數位感到恐懼,反倒開始思考實體與虛擬之間各自不可取代的部份,這才能使數位人文的研究變得更好。

接著,涂總編分享進入出版界的經歷以及從這個角度思考文獻的生命。在一個充滿網路資料的世代,我們是否還有需要實體書呢?答案是需要的,實體書無可取代的不只是書上的文字,還包括裝訂、印刷、紙張、拿在手上的質感,也代表著文獻生命的其他面向。而實際需求也是有的,如:聯經出版社與國家圖書館合作將館藏數位化的《敦煌卷子》重新編校出版以及推出宋代的佛經經典《妙法蓮華經》復刻版本,因研究者須前後翻閱查找資料,紙本書比電子書較方便許多,也希望不只保存在圖書館,而是以現代的形式重新復刻。

最後,涂總編特別分享兩本聯經出版的書,一本是與臺灣歷史博物館合作的《看得見的臺灣史》,在書中特別印製了兩幅地圖,因為紙張的印刷是電子書不能取代的部份;另一本是即將出版的《1875福爾摩沙之旅》,敘述一位俄國海軍來到臺灣後所留下的調查筆記,涂總編認為這是一種文獻生命流轉的故事,描寫的不只是臺灣對臺灣的歷史記憶,也包括歐美世界對臺灣的想像。藉由涂總編今日的演講內容,我們瞭解到歷史文獻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而產生了許多生命的轉化與經歷,也對歷史的想像與記憶有了不同的可能性。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