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典建築新貌80-台北中山堂

攝影/文字:徐丹語
企劃製作: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西門町既保留著文化特色,可以看到日本時期的重要建築,同時又發展為熱鬧的商業區,身處該地彷彿穿梭於兩個不同時空。位在西門町鬧區附近的中山堂,原本不在我的造訪清單上,但因為一場舞會,我開始對這棟建築有了好奇之心。中山堂裡有一個宴會廳叫光復廳,是一個兩層樓的挑高空間,相當華麗,很適合藝文活動。

中山堂一景

台北中山堂

中山堂的前身為「台北市公會堂」,完工於1936年,當時是為了台灣博覽會而建,建築設計師是井手薰先生。當時這棟建築的構造可說是非常新潮,首度對外開放時,引來了大批民眾,之後主要作為藝文展演和公民活動的場所。

台北市公會堂屬於折衷式的建築,共有四層樓,屬於西方傳統架構結合現代主義風格,特殊外觀搭配素雅色調,牆上有精緻的雕飾,部分是東方風格的紋飾。公會堂的窗為細長型拱形窗戶,建築正面可見兩層樓的陽台。一樓大廳的設計也很特殊,由圓柱與黑白色幾何圖案組成,多元的結合使這棟建築變得非常獨特。

光復後,台北市公會堂被改名為「中山堂」,原本的會場也都改了名稱,例如現有的光復廳、中正廳以及堡壘廳等。中山堂曾一度成為政府使用的空間,包含台北市參議會議廳、國民大會廳立法院議事廳等,也接待過外國貴賓,或舉行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的就職典禮。

作為重要展演場所,各領域的知名藝術創作者都曾在中山堂演出或展出過,經過幾十年歲月積累,如今的中山堂依然保留原先展演空間的價值,期待更多文化活動能在這個漂亮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長型的拱型窗與彩色馬賽克裝飾

長型的拱型窗與彩色馬賽克裝飾

中山堂入口前的車寄

中山堂入口前的車寄

一樓大廳的天花板

一樓大廳的天花板

一樓的室外樓梯與雨庇

一樓的室外樓梯與雨庇

中山堂四樓的劇場咖啡

中山堂四樓的劇場咖啡

劇場咖啡的窗邊座位

劇場咖啡的窗邊座位

一樓裝邊與中式琉璃瓦的雨庇

一樓裝邊與中式琉璃瓦的雨庇

入口上方的匾額寫著中山堂

入口上方的匾額寫著中山堂

經緯座標:25°02’35.5″N 121°30’34.9″E


台北中山堂@台灣日日新報/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 臺灣博覽會開會式 全島官民內外貴賓三千餘名 會於臺北新公會堂
    關鍵詞:中川總督、寺內軍司令官、中瀨事務長、佐源法制局參與官、岡田首相、矢島朝鮮農林局長、杉田祕書課長、野口知事、松岡市尹、松木會長
    來源:台灣日日新報 (昭和10) 1935-10-11
  • 臺灣博覽會開會式 全島官民內外貴賓三千餘名 會於臺北新公會堂</strong><br /> 關鍵詞:中川總督、寺內軍司令官、中瀨事務長、佐源法制局參與官、岡田首相、矢島朝

台北中山堂@台灣百年寫真GIS資料庫

  • 公會堂
    來源:《臺北市政二十年史》/ 昭和15年9月28日
  • 公會堂
  • 臺北市公會堂
    來源:(明信片)
  • 臺北市公會堂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