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沖不走的哀愁

戰爭從未在歷史的洪潮中消停過,在全球化進程越來越快速和激烈碰撞的現代,煙硝瀰漫的規模與影響也隨之加劇。不論是在臺海緊張、俄烏戰爭、中東戰爭、非洲軍閥戰爭……威脅下,總有數以萬計的人民受到戰火影響。「1938年花園口決堤事件」便是發生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不久後的故事。此次決堤的軍事行動,不但打擊了黃河周遭地區的農業設施和交通建設,對民生基礎設施造成破壞;更在後來因戰爭期間難以重建家園,與堤防遲遲未修繕完成,導致河南地區前後歷經了洪災、旱災、1942至1943年的河南大饑荒,甚至連帶影響安徽、江蘇兩省也成為洪澇區域。現在讓我們透過Foreign Office Files for China, 1919-1980 回到過去,以英國駐中國外交官員的視角,還原發生在中日戰爭的歷史事件。

FO China 搜尋平台介面。

閱讀全文

(24)

風雲少帥張學良

張學良生於1901年6月3日奉天省(現今為遼寧),中國著名軍閥奉系領導人張作霖之子,在父親遇刺身亡後一改親日風向,後來宣誓效忠國民政府,也在同時完成了中國再次完成一統的象征。當然他最廣為人知的身份自然是作為西安事變的領導人。

張學良

“。。。蔣臨走前對我說:「西安事變對國家的損失太大了」。 我聞之,甚為難過,低頭不能仰視。”——林博文,《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時報文化,2007.

閱讀全文

(26)

1968年至2002年美國反恐檔案

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自1985年創立,是一家非盈利組織,專門收錄並出版通過《資訊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的解密文件。ProQuest與國家安全檔案館的合作,共同推出美國國家安全檔案資料庫(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DNSA )中分為62個單元,包含超過875,000頁和140,000份的文件,文件內容包含政府文件、總統命令、備忘錄、外交任命、會議記錄、獨立報告、簡報、白宮往返文件、電子郵件、秘密信件、機密文件等。另外各單元亦提供由專家撰寫之詳盡介紹及導讀論文、年表、詞彙解釋表。 閱讀全文

(17)

台灣經典建築新貌66-新芳春茶行

攝影/文字:徐丹語
企劃製作: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三年前,我因為在網路上搜尋著名畫家郭雪湖,而找到了一齣臺灣電視劇名為「紫色大稻埕」,講述1920年代台灣的戲劇與美術風氣。日本時期因帶進了西方文化的影響,傳統水墨開始有了新的西式媒材與風格。劇中有許多著名的在地畫家角色,包含陳澄波、顏水龍、廖繼春、陳植棋、李石樵、楊三郎、郭雪湖、林玉山、陳進、林阿琴等等。此外,故事中江記茶行的拍攝地點,正是位於大稻埕的「新芳春茶行」。很幸運,兩年前去參觀新芳春茶行時,恰好碰上「紫色大稻埕」的影集特展。

閱讀全文

(38)

戲裡戲外的「她們」

戲劇之於英國是個極其重要的存在,它不僅伴隨著歷史脈動呈現出屬於各年代獨有的風格,更常成為人們訴說生活、投射情感的媒介。戲劇的多變和張力其實和英國的社會變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隨著戲劇漸漸從貴族專有的娛樂,走向更大眾、多元的視角,原先通常以附屬品或配角登場的「女性」也開始在戲劇中展露頭角。女性在十八世紀的戲劇世界中扮演著多樣、豐富且重要的角色。她們作為戲劇作品的靈感來源,也作為成功的劇作家;作為著名又受歡迎的表演者,也能夠作為管理者和決策者。在十八世紀戲劇資料庫(Eighteenth Century Drama)中,拉彭特的收藏即展示了許多以女性為主體的文本。我們也能夠透過這些資料,一窺那個時代的女性在戲劇中被表現的方式,以及她們穿梭在戲裡戲外的風貌。 閱讀全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