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珍帶您領略中華詩詞之美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詩詞之美在於意境,杜甫這一首詩中以楊花謝、荷葉搖曳點出了盛夏的季節。中國文學長取植物為題,隨著作者的取材不同與時代更迭,其象徵意涵也有改變,菊花是中國文學常見題材,除了詠讚菊花之姿之外,也常寓意為秋色、重陽佳節或時節替換的寄思表現,在中華詩詞系列資料庫,以關鍵字:「菊」進行查找,可發現有近1, 400首詩收錄於《詩心翰選》資料庫,同時在《詞林廣粹》資料庫中亦超過11,00首詞以菊入詞。其中「秋光」一詩為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詩作:

年年最愛秋光好,病起逢秋合賦詩。叢菊漸黃人醉後,孤燈初暗雨來時。

舊書細讀猶多味,老態相尋似有期。早信為農勝覓祿,一生虛作虎頭癡。

陸游一生憂國憂民,以恢復中原為志向,因此在書札詩歌中,常流露出這類的情感,其相關作品在《詩心翰選》資料庫有2862首、《詩心賞析》資料庫有55首、《詞林廣粹》資料庫有146首、《詞林賞析》資料庫有142首。

中華詩詞系列

 

而名列中國四大經典名著的『紅樓夢』中,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裡,中秋節時分,眾人在涼亭中食蟹聚會後便提議吟詩行趣,菊花有花之隱逸者的說法,提倡詩作即以菊為主題,分別有十二首詩題分別為:《憶菊》、《訪菊》、《種菊》、《對菊》、《供菊》、《詠菊》、《畫菊》、《問菊》、《簪菊》、《菊影》、《菊夢》及《殘菊》,在李紈的品評下,林黛玉以《詠菊》一首奪冠: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林黛玉別號瀟湘妃子,在詩文中點出己身滿懷思緒,無處傾吐孤身單影,同時藉由陶淵明的典故,讚詠菊花不與群花爭豔的姿態,暗喻自己的人品處事,黛玉容易觸景傷情自艾的性格,在此詩中也可見一斑。後人學者討論紅樓夢文學價值,不單專注小說寫作技巧與人物描繪的筆觸,自第37回賈寶玉與十二金釵成立「海棠詩社」,各個起了詩人雅號,也定期作詩唱詞吟聯句,總計有200多篇詩文收入在紅樓夢中,成為紅學研究中一個特殊議題。

紅樓夢研究資料庫

紅樓夢研究資料庫

 

另一位以菊著名的詩詞作者-五柳先生陶淵明,其『採菊東離下,悠然見南山』已成為千古佳句,描繪著後人嚮往的鄉村生活。研究陶淵明著作者眾,這些研究在當時被稱之為『詩話』。詩話是探討詩的著述,對於詩人與詩作的敘說、評論。陶淵明為田園詩人的代表,在「詩品」卷中有一段關於他的詩話:「其源出於應璩,又協左思風力,文體省淨,殆無長語,篤意眞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關注陶潛個人情志的表現也是好詩的代表條件,不只談論詩品,也探討其人品。古代詩話的興起,是中國詩歌高度成熟的產物,宋朝歐陽修所著的「六一詩話」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在起首寫道:「居士退居汝陰而集,以資閒談也」。不過古代詩話的卷幅繁多,檢索不易,且多有散逸,導致流傳困難,為了從浩瀚的書海當中取其菁華,發掘有價值的作品,因此遂有詩話叢書的編纂。

chp3

歷代詩話電子版

 

在現代學者不斷研究、催化與培訓青年學子上,讓古典詩詞之美得以延續發揚。潘麗珠教授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於2015年4月在國文天地雜誌中即發表『詩文聲情教學()—古典詩歌吟誦的價值與教學實踐』表示,『現代化的學習策略,也就是運用多種感官複合的學習方式』,把「眼看」、「耳聽」、「口唸」和「手寫」等都動員和配合起來,以增進學習的速度、增強記憶的正確性、讓學習更有效率。』強調詩詞的吟誦可添加不同元素成為創意教學活動,讓課堂不再枯燥乏味,教師也可透過親自示範來引導學生,更容易引發好奇心及注意力,也可讓學生有上台發表的機會,

而以下六種古典詩歌吟詠的具體實踐步驟,潘老師也在文中逐一詳述如何執行以及執行的重點注意:

  • 細讀(從細讀中探索趣味)
  • 淺誦(如已熟悉,可以略過)
  • 腔隨字轉(字調轉樂調,歌字,把字歌出來;用熟悉的語言都可適用)
  • 處理泛聲(泛聲可長可短、可高可低、可加可不加)
  • 調整音階(同句、異句皆可調)
  • 確定節奏(作品的基礎節奏先找出來)…更多細節歡迎參閱「國文天地雜誌資料庫」第359期
國文天地雜誌資料庫

國文天地雜誌資料庫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學表現多樣,除了詩詞、律詩、絕句之外,還有詩話等文體,隨著時代的更迭,這些作品芳美依舊、回味雋永,依然引人入勝。在古典文學的園地中,漢珍將歷來優美精選的文體內容以新的資訊技術結合,賦以 21 世紀的網際網路資料庫新貌,方便學子、老師與讀者學習、研究及欣賞,為使用者與歷代文人開創了共同馳騁於文學表現的美學空間。

(4519)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