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眼中的19~20世紀中國 – 以歷史報紙、 解密文件及當時國家政策報告之研究與應用

東西方的交流自19世紀以後,由於交通逐漸便利,文字、印刷及攝影的發展,其間西方傳教士、探險家、外交人員等…絡繹於途往來東方中國,各項旅行文字、繪畫、記錄,及政府間的官方文書檔案遂成為過往歷史的見證與現今的研究資料。

5月9日由美國ProQuest公司與台灣漢珍數位圖書公司聯合主辦【西方眼中的19~20世紀中國 – 以歷史報紙、 解密文件及當時國家政策報告之研究與應用研討會】,邀請了四位國內外學者專家向數十位與會貴賓作了精闢的演講與座談。

第一場:

首先年青的國立中興大學游博清助理教授就『數位化時代與中英關係史研究』發表其觀察論點,游教授分享從研究生時代,即有使用ProQuest資料庫做研究的經驗。「回憶當年,資料庫還未普及,做研究必須跑遍台灣各大圖書館找紙本及微縮資料,光是複印、手抄,一下子半天就過去了,相當耗時。曾經為了要找一份英文期刊,遍尋台灣不著,可見當時台灣英文文獻資料是不足的,原檔圖像更是難尋。還記得當時一聽到彰師大有開放試用某西文資料庫,就特別跑去彰師大。」游教授表示,過去的研究,只需參考數本珍貴的外文著作,便可能有新的發現,屬於點的突破。但隨著數位科技進步,文獻資料取得極為便利情況下,加上華文學者本身已熟稔中文史料,相較於西文學者,以中英關係史而言,可以更全方位的討論、對話,甚至在國際研究領域能擁有發言權,進入面的突破。

游教授舉了➀小斯當東日記(The diary of G. T. Staunton),➁瑪高溫(D. J. Macgowan, 1814-1893)《航海金針》一書,及➂文字與圖像的相互佐證等三個實例,強調資料庫的應用可以為研究者打開一扇新窗。

游教授提到:個人用資料庫的檢索技巧也會影響到搜尋的結果,建議大家用資料庫前,要有搜尋技巧的認識與訓練,而對本身研究的議題仍需要紮實的傳統文獻功底。台大、中研院、或國科會引進的大型資料庫,諸如Periodicals Archive Online(19th-20th 期刊庫)、British Periodicals、Chinese Newspapers Collection、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14th -15th英文書)及ProQuest美加碩博士論文網等,均是他經常賴以查詢研究的線上工具。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游博清教授

現場來賓發問時間

第二場

接著是ProQuest Publisher , 美籍Catherine Jervey Johnson女士講述【Unlocking the Mysterious History by Accessing Government Documents】。Catherine以出版者角度,展示這些數位化的歷史檔案全文資料庫,例如:從《Documents on British Policy Overseas(DBPO)》,能提供1930年代經派駐中國外交人員發回英國政府有關與中國政府高層官員,如宋子文1931年11月時任中國外交部長就滿洲事變召集英國駐華官員舉行的極機密外交會議談話內容。
從另一套《Dig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DNSA)》資料庫中,可找到美國Nixon總統與中國毛澤東主席在1972年2月21日於北京秘密會議中的全部談話實錄等。文字中可見雙方首腦機鋒對話外,亦表達各自政府的立場。

這兩套新的資料庫所呈現的是第一手的原件特藏,會引發歷史學者與研究人員感興趣的,包括當時➀英國與美國政策決定者的思維,➁早期機密檔案,➂英美情報運作,➃國際關係,➄美中關係,➅經濟史,➆核電與核能安全,➇英美兩國之歷史與政策,➈軍事史,➉一戰、二戰、韓戰、冷戰、越戰。許多的國際間、中英、中美間重要事件在以往無法得知之訊息從此可以查詢獲得。

ProQuest出版人Catherine Johnson

中午互動體驗時間

第三場:

5

ProQuest大中華區數字出版 梁素珍總監

下午是ProQuest 大中華區負責數字出版的香港籍梁素珍總監首先介紹【Chinese Historical Newspapers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梁總監原希望在中國大陸收集該類型內容的報紙,但發覺一方面很難找到一套完整的報紙原件,二方面典藏單位有各項的限制。最後只好回到西方,從儲存最大量報紙微縮膠卷(有超過10,770種報紙)的ProQuest自己公司內經由諮詢顧問的協助,精挑細選了12種早期(1832-1953年)在中國大陸發行的英文報紙Microform,將其數位化。最有名的包括北華捷報(North China Herald)、密勒士評論報(China Weekly Review)、及教務報誌(Chinese Recorder)等。這些報紙全文提供了中國結束超過2,000年皇朝統治的西方觀點報導與評論,發行後立即獲得中國社科院近史所的學者肯定,認為這套資料庫在近代中國歷史上開闢了現代新聞輿論風氣之先,也對推動近代史、新聞史、經濟史、宗教史等各學科領域具相當高的資料價值。

梁總監舉了一些實例,包括1911年辛亥革命、溥儀退位(新聞標題是I am not good enough to rule: Pu Yi, last emperor of China)、搜尋孫中山(有1,989筆資料)、中日戰爭、韓國戰俘營等報導,甚至也有現在的日本學者專門研究這些早期報刊內的卡通插畫是如何諷喻當時的日本與中國關係。

梁總監也介紹本年ProQuest新發表的數位項目,就是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南華早報,1903-),該報因對香港、中國及亞洲的長期獨立報導,而享有權威性、影響力及高度信譽,其內容也涵蓋對台灣重要事件的刊載,如1947年228事件、1950年蔣介石恢復總統職位、1952年國民黨和日本間的戰後和平條約、1975年蔣介石逝世、1979年高雄美麗島事件;其他如1973年李小龍去世、1984年香港回歸中國、中英雙方之聯合聲明等,都有第一手的記錄與圖片。這些報紙資料庫均可做整合檢索。

第四場:

研討會最後一場是台師大歷史系吳志鏗教授演講【西方人眼中的慈禧太后】,吳教授講解他所觀察研究的「慈禧太后」,強調不同人心目中的慈禧太后有很多不同的面貌。

吳教授首先以1905年從美國到中國遊歷的華士胡博(Hubert Vos)所繪兩幅慈禧油畫比較說明,一幅是在中國宮廷內所繪,比較年輕端莊明亮的慈禧(將年近70歲的慈禧畫得如同40歲),另一幅則是Hubert Vos回到美國後再繪出他記憶所及的實際年齡的真實慈禧,顯出嚴肅晦暗的神韻。同樣手筆卻畫出極為不同的慈禧,那是受限於作畫環境,Hubert Vos在宮廷作畫,不能如實的為慈禧作畫。吳教授接著再以美籍女畫師Katherine Carl所繪的慈禧作比較,顯得更為年輕貌美,和顏悅色,容光煥發。兩人作畫時間相近,卻有如此大的差別,主要在於畫家心目中的慈禧不同,還有受制於作畫環境。因為Katherin Carl 在清宮中與慈禧共同生活了九個月,一方面對慈禧多了個人情感,一方面是作畫後有更多人指指點點。由此可知,不同的人對慈禧有不同的感受,再經由不同的呈現方式,使得慈禧有不同的形象。

慈禧一生在晚清掌權40多年,其政治思想、治術如何,至今仍未見到一本書作專門的論述,而稗官野史的諸多描述是讓人存疑的。外國人對慈禧可能有很多誤解,但因為比較不涉及個人情感,反而比較能客觀觀察慈禧。大體而言,西方人對慈禧的認知呈現極大的落差,一方面有著神秘、淫穢、陰狠邪惡等負面觀感,一方面則是雍容華貴、仁慈祥和、多才多藝和英明統治者等正面形象。西方人所認知的這些慈禧的不同面貌,部分原因是受到以訛傳訛的資訊傳播影響,部分則是因為慈禧利用義和團排外而產生惡感,正面形象則是慈禧在八國聯軍後致力與外國人親善,外國友人幫她所作的宣傳。除了親近慈禧的西方人觀感外,還有一些遠距的觀察,仍可從檔案資料庫中找到當時或後來的報章雜誌的報導評論,有不少客觀的論述,相當具有特色的論點,例如賽珍珠就寫出慈禧改善了清末時期中國人的生活。

吳教授還介紹了慈禧是個「殺很大」的天生大贏家。她一生發動過三次政變(辛酉、甲申、戊戌),都是她贏,但可能也因此帶衰中國。她最喜歡過生日,尤其喜歡整十歲的大壽。但每次她作大壽,就是大清帝國多災多難的時候。40歲作壽,碰上她兒子同治皇帝奄奄一息;50歲碰上中法戰爭(1883-1885),丟了越南;60歲碰上甲午戰爭(1894-1895),丟了台灣;70歲日俄戰爭(1904-1905)丟了東北(日、俄瓜分)。她過生日喜歡人家祝福她「萬壽無疆」,有人說,還好她沒有「萬壽」,否則,中國就真的要「無疆」了。

愈來愈豐富的西文古籍、期刊、報紙、文獻數位化讓吳教授從中找到許多慈禧的評論、報導,也有不少的圖片、畫像和慈禧的真跡。吳教授也經常上中研院資料庫搜尋資料(中研院的數位資源較為豐富),從而能對慈禧有較為多元的認識。一般歷史學者的觀點,對慈禧太后有的認為是開明改革者,有的認為是頑固守舊者,而隨著近代女權主義的興起,對慈禧有另一種女強人的形象觀感,近年中國大陸有些地方為了發展觀光,將慈禧的成長過程比附為地方史,如山西長治縣就塑造出鄰家女兒的慈禧;綏遠城就塑造出少女慈禧。比較西方文獻與中文資料中對於慈禧的觀感,其形象是可以扭轉改變,甚至是刻意的形塑,尚待學界持續挖掘史料尋出佐證,讓迷樣的慈禧更為清晰呈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 吳志鏗教授

綜合討論時間

座談交流:

此次研討會的交流中,有多位與會者表達了幾項對未來研究資源的觀點:

(1) 對原始資料取得的需求:原始資料對文史研究老師與博碩士生是特別重要的,尤其是較缺乏的非中文類資源。亞洲地區的研究者原本有先天限制,如今透過資料庫,可即時取得,尤其原文影像可以還原實況,減少可能錯誤的二次引用情況。

(2) 對資料探勘的需求:此次會議,有些老師對於全文建置資源特別的讚賞,因以前礙於人力、成本及科技,只能瀏覽資料影像,現在有更多的珍貴第一手史料,如ProQuest新的資料庫中已致力將其全文化,雖然電腦畫面顯示是原文影像,但底層已運用OCR文字辨識及座標定位技術整編為全文(Full text)檢索,方便研究者更快速的尋找,並進一步發掘前所未思考到的研究主題。可謂增加了『e考據』的方便性!

(3) 需要單一主題不同角度的資源比較:如從不同國家或是不同單位的史料可發現單一事件的不同面向。例如老師從American Periodicals Series Online(18~20世紀美國期刊典藏庫)、Congressional Records(美國國會資料記錄)、House of Commons Parliamentary Papers (英國國會下議院議會文件)以及Chinese Historical Newspapers(中國英文歷史報紙庫),可比對出當時各國對鴉片戰爭的想法及立場。

 

8

這場研討會,很難得的邀請到數十位歷史、藝術史、政治學等領域的學者、研究員與博士生參與。除了演講者分享自身研究經驗外,與會來賓更利用茶敘、休息時間,熱烈參與討論與上線實際體驗,甚至有老師驚奇的發現如此容易上手到龐大的資料庫搜尋其所需之資訊,遠超過原先的期望。

台灣與中國的離合關係及與國際接軌的過往,形成了如今的學術與人文環境,新上線研究西方大國的解密文件與官方文書已是唾手可得,期望未來台灣的新一代學者與研究人員可以有更多更豐富的原始文獻參考下,在國際場合中有更精彩的論述與亮麗的表現!

※ 本文稿由漢珍公司企劃部紀錄整理編輯,並經由與會講者審閱後發佈。

(2088)

發佈留言